一、试题结构
2023年重邮803的试题延续了2022年的考法,即试题全是主观题,整张试卷共分为四个大题:名词解释题(4×3=12分)、简答题(4×6=24分)、分析题(6×9=54分)、综合题(5×12=60分)。但是名词解释题将考了十几年的英译中全都换成了中文的名词解释,这种考法实际上是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原本要记忆几十个英文翻译才能拿满的12分,换成了在复习过程中常见的名词,更加贴合课本的课后习题(如课后习题的1-26、2-04等)。
不得不说的是,第一道题的名词解释并不能像往年的真题一样仅仅进行简单翻译即可,而是要将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解释出来,比如22年真题的快恢复,不能简单地翻译成 fast recovery,而是要将快重传的算法给描述出来,如:当发送方收到3个冗余ACK时,就会进入快恢复状态,此时,发送方会认为某个数据包丢失了,并快速重传该数据包, 而不是等待超时重传。同时,发送方将拥塞窗口减半,并重新开始拥塞避免算法的执行。快恢复算法可以避免TCP连接进 入慢启动状态,从而减少网络拥塞和延迟,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这就要求我们要熟记计算机网络中1-6层里课本提到的所有协议、算法的作用和要点,这完全符合以往803的出题风格。
二、分值占比
以近三年的数据为主要参考对象:
2021 | 2022 | 2023 | |
---|---|---|---|
概述 | 4 | 0 | 6 |
物理层 | 17 | 10 | 12 |
数据链路层 | 10 | 0 | 15 |
网络层 | 45 | 54 | 72 |
运输层 | 42 | 31 | 30 |
应用层 | 16 | 45 | 6 |
网络安全及其他 | 16 | 10 | 9 |
21年的试题还未全部变为主观题,因此在每一章节都有所涉及,22年将试题全部变成主观题后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偏心”,概述以及数据链路层在整张卷子中没用占一分,虽然23年在分值上对整本书的内容做了一个全覆盖,但是可以看到网络层已经快要占了整张卷子的一半内容,只要网络层学通了分数不会低,这也是导致今年平均分较高的一个原因之一。
从这三年的分值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的重心分布在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三个层次,尤其是网络层,复习时也应该着重复习这三个层次的协议和算法。对于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安全和其他内容,只是占到了整张卷子的20%左右,可以酌情减少复习的时间。
三、出题预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猜测,24年的试题仍然会是整张卷子都为主观题,而名词解释题仍然会是中文词语的解释,在分值占比上可能会减少网络层的分值(但不会低于30%),增加对应用层协议的考察,而其他层次的分值变化可能不大。